烟台市教育培训协会
1 2 3 4 5 6
首页>政策法规 > > 正文

孙武令学术著作入选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文库》

      日前,我会专家孙武令教授的学术著作《青少年抑郁情绪研究》,经过层层筛选,从来自全国高校的近千项优秀学术成果中脱颖而出,入选了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文库》,人民出版社现已正式出版发行,这是我院建院62年来首次获此殊荣。作者饱含着挚热的家国情怀,献礼祖国七十华诞。
      此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文库》入库成果的评选,由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织,旨在“推出一批成果、培育一批人才、搭建一个平台、打造一个品牌”,按照“政治坚定、 学术引领、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的原则,经组织推荐、资格审查、专家遴选、出版审读等程序确定,全国有76部著作入选。
      孙武令,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大学访问学者,烟台和谐使者,烟台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烟台市第十四届人大代表,山东省优秀社会科学工作者。参加工作以来,相继就职于机关、农村、学校,先后取得各类研究成果138项,其中,获奖成果92项。主持国家、省、厅级研究项目12项,出版著作2部,主编教材1部。
作为一名教育理论的研究者和教育实践的探索者,孙武令教授深谙情绪情感对于青少年成长的意义和价值,多年来持续关注青少年情绪情感的发展规律,潜心探索青少年情绪情感发展变化的形成机理及应对策略,先后完成了多项研究课题。2008年5月,孙武令教授和他的研究团队申报了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道德情感教育的德育价值研究”【课题编号:2008JG052】。在系统梳理了“自然人”、“经济人”、“观念人”、“社会人”、“文化人”等人性假设理论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情感人”的理论假设,探索并构建了 “一体两翼”的德育模型,从情感教育的目标、情感教育的内容、情感教育的模型、情感教育的机制、情感教育的过程、情感教育的途径、情感教育的原则、情感教育的方法以及情感教育的评价等方面构建了完整的情感教育体系。针对青春期大学生在就业创业方面出现的迷茫、困惑以及情绪、情感方面存在诸多心理问题,围绕消除不良情绪,培养健康情感,提高学习效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2014年3月,申报了山东省人文社科青少年教育科学专项课题“青少年抑郁情绪的成因与矫正”【课题编号:14-ZX-ZZ-12】。以矫正青少年的抑郁情绪,提高教学效果为出发点,科学界定了青少年及抑郁情绪的概念,进一步澄清了抑郁情绪与抑郁神经症、神经症的联系与区别,结合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案例分析,对青少年抑郁情绪产生的原因,从生理、遗传、家庭、社会、心理和其他六个维度进行了深入研究探索,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认知行为治疗、家庭治疗、人际关系治疗以及综合治疗的矫正策略。为了进一步探索情绪情感的生理规律,2016年9月,他们又组织申报了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青少年抑郁情绪的形成机理及矫正”【课题编号:16CKPJ06】,试图从认知神经科学的视角,运用fMRI脑成像技术,深入探讨情绪情感发生发展的神经机制。三个研究项目环环相扣,由表及里,层层深入,形成了清晰的情绪情感研究技术路线,直达情绪情感研究与应用的核心目标,即:通过调节和改善学生的情绪状态,增进教育教学效果。
      本着学以致用、研用结合的原则,2014年6月,申报了烟台市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烟台市残疾人教育的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课题批准号: ytsk2014-023 】,与鲁东大学合作开展残疾人教育问题研究,研究成果为全省的残疾人教育提供了理论指导。运用情感教育理论作指导,主编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心理健康教育》教材。自2015年以来,受益读者达 21.8万名,为广大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指明了方向。2017年,承接了烟台市福彩公益金资助社会组织公益示范项目“留守青少年抑郁情绪的成因与矫正”(项目编号:烟财综指【2017】19号)。采用小组工作方法,对烟台市的200名留守青少年进行介入治疗,为消除留守青少年的负面情绪贡献力量。2018年11月,主持研究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职业院校基于抑郁情绪研究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与实践”【项目编号:2019345】。2019年5月,又申报了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青少年情绪情感的影响因素研究”。历时十一年的研究探索,发表相关学术论文35篇,其中,全国中文核心期刊18篇,获得成果奖励46项。研究成果在留守青少年、残疾人以及在校大学生抑郁情绪的矫正方面,收到了显著成效。
      《青少年抑郁情绪研究》是在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的拓展和扩充,全书20余万字,主要有三个显著特点。第一,首次提出了“情感人”的理论假设,丰富和发展了人性假设理论,为开展情绪情感的研究以及情感教育的实施奠定了基础;第二,科学地界定了抑郁、抑郁神经症、抑郁症等重要概念,纠正了过去常常把抑郁情绪视为抑郁症的误区,在理论上实现了较大突破,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在实践上避免了对抑郁情绪青少年的“过度”治疗;第三,深入挖掘了青少年抑郁情绪的形成原因,系统阐述了应激事件、家庭结构、社会支持等因素与青少年抑郁情绪产生的关系,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变认知方式、优化家庭环境、理顺人际关系等矫正措施,具有较大的创新和突破。
      本书适合广大心理工作者、教育工作者、精神卫生工作者、社会工作者以及所有关心青少年成长的有识之士阅读。可以预见,本书的问世,将会唤起全社会对青少年情绪情感特别是抑郁情绪的热切关注,以保障和促进新时代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远离抑郁的阴霾,迎着明媚的春光健康快乐地成长。


上一篇:《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征求意见稿)》
下一篇:烟台市教育培训协会隆重举行2019年年会暨会员大会

主办单位:烟台市教育培训协会

联系电话:0535-6979288 15615556207  电子邮箱:ytjypxxh@163.com

Copyright(c) 版权所有 2017-2018 备案:鲁ICP备17048921号-1

扫一扫

扫一扫

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